ISO 21434《道路车辆-网络安全工程》是汽车行业首个针对网络安全的国际标准,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方法管理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网络安全风险。其合规与认证的关键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:
ISO 21434要求将网络安全贯穿于车辆从概念设计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,涵盖需求分析、设计、开发、生产、运营、维护及退役等阶段。
企业需建立覆盖全流程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,确保每个阶段都纳入网络安全考量。
TARA方法论:标准要求采用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(TARA)方法,识别车辆电子电气系统中的潜在威胁、漏洞及攻击路径。
风险处理: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缓解措施,确保风险可接受。TARA需在概念阶段、开发阶段及后续更新中持续进行。
组织级管理:企业需建立网络安全方针、流程及团队,明确职责分配,确保网络安全活动有效执行。
持续改进:通过定期审计、漏洞管理、事件响应等机制,持续优化网络安全管理体系。
供应商协作:要求供应商提供网络安全能力证明,明确双方在网络安全开发、测试中的责任(如CIAD协议)。
分级审查:对关键部件供应商实施网络安全能力评估,确保供应链整体安全性。
安全设计:在车辆设计中集成防火墙、入侵检测、加密技术等安全措施,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。
安全验证:通过渗透测试、静态分析、动态测试等手段,验证安全措施的有效性。
差距分析:企业需对比现有流程与ISO 21434要求,识别改进点。
试点项目:通过试点项目验证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可行性。
认证审核: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,确认企业符合ISO 21434标准,颁发认证证书。
提升安全性:通过系统化风险管理,降低车辆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。
增强竞争力:获得认证的企业更易获得客户信任,拓展国际市场。
法规合规:满足全球汽车网络安全法规要求(如UN R155),避免法律风险。
推荐阅读:
推荐服务:
点击查看亚远景ASPICE、ISO26262实施工具-APMS研发过程管理平台